福建省红十字会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UJIAN BRANCH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基层工作
资讯中心
福建省红十字会积极救助闽清县“墨鱼头”男孩
文章来源:时间:2017-12-19

12月18日上午9点,备受各界关注的闽清县墨鱼头男孩小池经过医治,顺利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办理出院手续,随即由福建省红十字会安排工作人员送其回家休养,小池也将迎来他崭新的生活。

▲术前,小池头上有一个大的肉瘤,长期压迫视觉神经导致失明,多年来,一直靠着触觉生活

▲术后,小池康复良好,医生正为其拆线

墨鱼头男孩名叫池周晶(以下简称小池),闽清县上莲乡上丰村人,今年24岁,家境困难。20多年来,他头上一直顶着一个脸盆大小奇怪的肉瘤,肉瘤从脸颊一直连到后脖颈,遮盖了他半个脸部,垂到肩膀,双眼球也被肉瘤挤爆,失去了视觉。多年来,一直靠着触觉生活。今年7月份,其情况经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着人道原则,省红十字会主动联合相关部门,携手有关媒体及公益组织,对墨鱼头男孩池周晶开展了系列的人道救助行动。在小池医治过程中,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林圣魁带领相关部室人员多次与医院、医保等部门沟通,了解确定诊治方案,帮助协调解决医疗费用。

7月7日,省、福州市、闽清县三级红十字会派员到其家中详细了解情况、探望慰问,送上慰问金2000元和价值450元的红十字人道救助箱1个,转达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切。同时,与省卫计委协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织了整形外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等专家对其病情进行会诊,初步诊断为神经纤维瘤。

7月10日,将患者接至福州,协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作全面诊查,请相关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对病情进行整体评估,拟定具体诊疗方案。

7月14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常务副院长康德智教授主持下,召开全院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形成会诊结论:患者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双侧眼球萎缩失明。根据患者需求,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外观,制定治疗方案,拟定分3期手术。第Ⅰ期,枕项部、耳后、颞部肿瘤切除;第Ⅱ期,右侧额颞部肿瘤切除;第Ⅲ期,左前额、右侧面部肿瘤切除。

7月17日,省红十字会派员前往医院,协助安排小池办理住院手续等,进行术前准备。为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省红十字会协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全院大会诊,启动多学科协作模式,召集全院相关专家(整形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影像科、血库、眼科)通过病情分析、深入讨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手术由整形外科和神经外科共同协作完成。

7月21日,小池进行一期手术治疗。手术从当天8:40到下午14:50,历经6个多小时,顺利完成,切除肿物达4斤多,术后患者生命征平稳,转至ICU病房。3天后,从ICU返回整形外科病房,伤口继续定期换药,对症处理。

8月2日,省红十字会派员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并专门安排人员和车辆送小池回闽清家中休养。同时,商请闽清县红十字会、县卫生局关注小池在家休养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确保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开展救治。

▲省红十字会派工作人员到医院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并专门安排人员和车辆送小池回闽清家中休养

11月13日,省红十字会主动联系小池家属,将其接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术前体检。院方随即召集相关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认为小池身体状况良好,可将原计划的Ⅱ、Ⅲ期手术合并一次进行。

▲院方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认为小池身体状况良好

▲省红十字会派工作人员协助小池办理二次入院手续

 

11月22日,经过充分准备,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王彪主任主刀,将小池上额、眼睑部肿瘤全部切除,手术历经7个小时,输血达1800ml。术后随即将患者转入ICU观察一天。23日,患者回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直至今日出院。

▲小池接受媒体采访,感谢一直以来对他提供帮助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单位,他表示现在感觉很好,已经很轻松了

地址:福州市湖东路199号外经贸广场三层   电子邮箱:fujianredcross@126.com   电话:0591-87763350   传真:0591-8776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