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评选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14〕113号),我省认真组织开展评选推荐工作。经民主推荐、逐级审核、差额评选,并报全国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初审,我省拟推荐厦门市红十字会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4年11月4日至11月10日(5个工作日),若有异议,请电话或书面反映情况。
受理情况反映部门:
福建省公务员局考核奖励处
电话:0591-87833920
福建省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
电话:0591-87763356
附件:厦门市红十字会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福建省评选推荐全国红十字会系统
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1月4日
附件:
厦门市红十字会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厦门市红十字会创建于1911年,于1958年11月恢复重建,现有领导班子成员3名,内设办公室、赈济部、事业发展部3个职能部门,人员编制17人(含编外3人),现配15人,党组、党支部、工会等组织健全。几年来,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福建省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全体红会干部团结协力,突出核心业务,认真履职、开拓创新,成效明显,受到了各级的肯定。在2013年福建省红十字会首次组织的重点工作目标督导中,各单项及综合成绩在全省九个地市中均名列第一
一是备灾救灾工作成效明显。备灾工作起步早、起点高。2010年政府投入约400万资金购置2700多平方米的库房,市财政和红十字基金会每年都保证一定的经费购置救灾物资,仅去年以来就达100多万。仓储管理制度健全,物资存放有序,信息化程序较高。备灾救灾中心纳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应对海峡两岸备灾救灾体系。同时,在相对边远或易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设立物资存放点13个,提高应对灾害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纳入市政府应急预案体系,组建山地、水上、医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每年按预案抓培训、演练,努力提升应对突发灾害救援助能力。灾害募捐动作快、效果好。 2008年汶川地震募集款物近2.7亿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西南干旱、舟曲泥石流、南平水灾等募款达8千多万元,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募集款物1571万余元,今年云南鲁甸地震募集款物260多万。在募捐过程中,注重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增强了公信力。
二是人道救助群众得到实惠。抓筹资,夯实救助基础。1999年启动开展万人献爱心活动以来,已持续开展10多年,共募集善款8仟多万,设立专项基金32个;积极汇集社会力量,发动爱心企业人士参与,携手新闻媒体倡募,不断增强救助的实力。如,去年为救助被油锅烫伤的小孩倡募,在短短10几天募款40多万元,今年市红会为救助奇迹宝宝倡募70多万元。抓救助,惠及困难群体。以生命救助为重点,突出救急,惠民利民,着力做好大病救助和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等工作。依托万人献爱心活动募集的救急基金开展大病救助,近几年来市、区红十字系统每年对危重病贫困患者救助达千余人,用款约300万元以上;连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先后在全市筹办21家红十字博爱超市常年开展救助,近5年共帮扶6.7万个困难家庭,发放款物1430余万元,受益人数 20.2万人次。
三是应急救护培训力度加大。始终把应急救护培训作为核心业务的重中之重来抓。去年以来,受训人数达8.1万人次,其中持证培训1.5万余人。在组织指导上, 2010年成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去年,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又专门组建应急救护公益培训队,分别承担持证培训与公益培训的任务。应急救护志愿活动进社区,做到有三年规划、年度计划,有经费保障,有培训教材、有工作要求、有考核标准。在师资建设上,去年以来,先后两次组织70人次师资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和复训,开展教学观摩学习交流,各区也分别组织基层师资进行培训。在内容选择上,由常规急救技能向防灾避险、水上安全培训、心理咨询等课目延伸。在培训范围上,由高危行业、企业向社区、学校及机关事业单位拓展。今年,学校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全面推开,组织市、区红十字示范校开展珍爱生命、拥抱未来为主题的演讲,从中选出9名优秀选手,在厦门卫视进行演讲、录播;在学校开展感动生命的故事征文比赛,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
四是三献工作突破性进展。把三献工作作为生命救助的工作重点,健全领导和组织机构,加大专业志愿者队伍培训和服务的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载体宣传政策法规、捐献者事迹,二次造干捐献者杨一林被团市委授予五四青年奖章标兵、我市第二例器官捐献者陈冬被评选为最美的厦门人,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建设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和文化馆,设立遗体器官捐献人道救助基金,每年组织缅怀纪念活动,三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止日前,临床用血和成份用血2005年以来全部实现100%来自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登记捐献的志愿者约2.5万份,占全省45%,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41例,占全省的35%;器官(组织)捐献在去实现零的突破的基础上,已实现器官捐献9例,占全省的34.5%,捐出大器官23个;眼角膜捐献47例、遗体捐献76例。
五是红十字文化传播特色明显。按照四化 (宣传载体立体化、宣传活动主题化、宣传队伍专业化、红十字文化推介多样化)的要求,以工作促宣传,以活动促宣传。有阵地,创办了《厦门红十字》双月刊、厦门红十字网站,建设红十字文化广场、4 所红十字文化传播示范馆以及45块户外宣传牌等宣传阵地;有创新,同厦门新闻媒体建立战略合作,携手策划专题活动,做好红会重点工作的宣传。成立了红十字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邀请厦门知青群体加盟,编辑出片《厦门红十字》双月刊,参与活动的策划与宣传;有声势,每年58世界红十字日等重要节日,组织系列宣传活动;有计划、经常性地组织宣传,做到重点工作的宣传,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字,形成了推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正能量。奇迹宝宝的募捐救助等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六是对台交流服务继续拓展。与海峡东岸红十字组织共同建立 生命救助绿色通道形成品牌,每年经由厦金航线护送患病约20名,累计护送253例。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水上救生等方面交流合作频繁。2011年以来,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等活动,做好保障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