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是要用新思想凝聚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合力,立足岗位建新功,为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闽西红十字会系统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让每一份爱心善意都及时得到落实”的殷殷嘱托,认真依法履职尽责,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热情、激情、真情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温度和力度。
用热情厚植为民情怀。热情,是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精神状态和前提条件。“热情”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对事业的喜爱和忠诚程度。无论如何非成功不可的热情越强烈,成功的概率就越高。红十字事业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服务群众的琐碎而繁杂的社会性工作。当前,红十字事业面临许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机遇和挑战,多样化的人道需求和新的更高要求,必然会给红十字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只有对红十字事业怀有极大的“热情”,秉持深厚为民情怀,才会主动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战胜困难,自觉解决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科学理论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深刻认识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二要坚持在依照法定职责开展工作中增强信心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了红十字会九项法定职责,这是开展红十字工作的法理依据。要广泛开展红十字会法的学习宣传,提升公众知晓率,最广泛地把所联系服务的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一起想、一块干。要坚决摒弃红十字会是弱势单位、边缘部门的错误思想,少一些妄自菲薄,多一些自尊自爱,依照法定职责,紧盯目标任务,理直气壮地开展红十字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红十字会政治引领力、社会动员力、人道服务力、社会影响力。三要坚持在弘扬红十字精神中增强奋进动力。红十字是人道和奉献的标志,是文明与友爱的象征。要将弘扬红十字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纳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总体规划,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宣扬红十字先进典型,讲好红十字故事,汇聚爱心正能量。加强红十字宣传阵地建设与管理,加大宣传策划与新闻媒体联系合作力度,形成上下联运、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宣传格局,营造推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
用激情投入红十字工作。激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因为有激情才会有干劲、有闯劲,有激情才敢应对挑战、直面困难、承受挫折,有激情才能消除暮气、聚集人气、激发正气。红十字工作由于任务、对象特殊,环境、时间特定。发起于战争的红十字会,新形势下的工作重心已发生转移、任务更繁杂琐碎,更多的是关注平常人平常事,体现的是平凡之中见精神。这就更需要我们激情投入,激情来自哪里?激情来源于争先创优的强烈意识。要有争创一流业绩的强烈愿望,经常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义无反顾、不辱使命。要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做到比有标杆、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超有举措,深入了解群众诉求、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大兴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营造“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良好氛围。激情来源于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红十字工作都是人道公益,只有服务和奉献,没有权力没有实惠,靠的是理想信念的支撑。作为红十字系统的党员干部,必须秉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始终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经常问一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红十字这份生活清苦、精神丰富的事业中去。激情来源于为民造福的积极作为。红十字工作光荣而特殊,“三献”“三救”都与群众的生命和健康、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既要应对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又要面对大量平常平凡事情,辛苦又清苦。红十字事业是积德行善、净化心灵的快乐事业。这就要求红十字会的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平常用得上,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增强最易受损群众境况改善后的工作成就感和荣誉感,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内心变得安宁而快乐。
用真情服务易受损群众。真情,是做好红十字工作的根本。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人是红十字会的重要工作,也是红十字会面向群众、面向社会的重要载体。困难群众住地高度分散,点多线长面广;人道需求具体实在,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医疗住房就学就业,事无巨细,包罗万象。红十字会人如果没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真情实感,就难以设身处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群众利益无小事”,正因群众的问题更具体、更直接、更敏感,我们就更要真情对待,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观念上引导群众、福祉上为了群众,赢得群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要摆正姿态。红十字会倡导的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直接面向广大困难群众,所做的是为人服务、无私奉献的善行义举,不是施舍而是责任。红十字会人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将自己摆在与群众同等的位置,切莫有“救世主”思想,更不能有“官老爷”做派,否则就会“好心做错事”,受群众“冷面”相待。要把话说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特别是面对最易受损群众,更要“心有善念,口吐莲花。”红十字会人都应该是心怀善意,懂得尊重的人,不能把优越感写在脸上,尽可能俯下身子,好好说话,用温声细语,同彼此交换真心,表现出来的是对群众的尊重与体贴,让人听起来舒服,如沐春风。更要把事办好。生命的长度很有限,多为群众做好事实事,既能让内心充盈起来,也会让此生变得满满当当,扩展生命的宽度。红十字会人要时刻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的冷暖疾苦,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帮在关键处、解在危难时,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将红十字精神装进群众的心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心存感恩。
(作者系福建省龙岩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