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7年前在厦门许下爱心承诺 7年后在苏州捐献生命火种

福建红十字
2023年02月08日 09:57



“用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

去挽回他人不可再生的生命,

功德无量,意义非凡。”


图片

2月8日,苏州“95后”小伙周袁健在苏大附一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以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这是苏州造血干细胞2023年“第一捐”。

周袁健是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去年8月,当他接到厦门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再动员通知后,义无反顾决定了捐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命中注定的“邂逅”

大二时加入中华骨髓库

图片


图片

周袁健出生于1996年,是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行政工作人员,加入中华骨髓库,对他来说是一次命中注定的“邂逅”。

图片

2016年,周袁健是厦门大学一名大二学生,他和同学们参加了由厦门市红十字组织的一场“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进校园”宣传活动。

“当时在广场听了志愿者的宣讲,了解到捐献救人很有意义,我们宿舍四人当场就留了血样,作了登记。”周袁健回忆道。






图片

不忘初心

践行7年前的承诺 

图片


图片

去年8月的一天,周袁健接到了来自厦门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对方工作人员告诉他,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初配相合,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周袁健在家庭群里将此事告诉了父母,并说自己打算捐献。“我爸还主动在家庭群里进行了科普,说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不用抽骨髓,而是和抽血过程差不多,很快就能恢复,无需担忧。”家里人很快达成了共识,全力支持他捐献。

图片

之后,周袁健通过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一系列程序。为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周袁健还提前调整生活节奏,春节期间也坚持清淡饮食、多喝牛奶、准时休息,努力把质量最好、最健康的干细胞提供给那位患者。





图片

呼吁更多人加入

传递大爱与希望 

图片


图片

捐献现场,父亲周斌陪同在侧。父亲眼中的周袁健从小懂事,性格温和,不需要家里过度操心。“作为家人,我们尊重和支持他自己的决定。况且这是一件好事情,儿子很勇敢、有担当,为他感到自豪。”周斌说。

图片

“在茫茫人海中能配型成功实属不易,给了我一次拯救他人生命的机会,给他以重生的曙光。”周袁健也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用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去挽回他人不可再生的生命,功德无量,意义非凡。”





图片
END



来源:苏州市红十字会、

苏报融媒记者陆珏 文|车晋彧 摄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建红十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