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21日,第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开幕,万名台湾民众为着共同的梦想和愿景跨海而来,相聚在仅一水之隔的福建,参观考察,寻根谒祖,研讨交流,共谋发展。
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台湾红十字组织共同主办,福建省红十字会、厦门市红十字会共同承办,依托海峡论坛大舞台创建起来的海峡两岸红十字民间交流合作新平台——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自2011年首次举办以来,分别以人道力量、生命救护、志愿服务为主题,深化交流互动,联合开展演练,展示出红十字人道组织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成为海峡论坛最具特色的子论坛之一。
6月16日,在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旗帜的感召下,来自海峡两岸的红十字同仁、志愿者在福建的厦门、宁德,台湾的金门、澎湖等地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交流人道救援救护中的红十字志愿服务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主题。
论坛召开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领导下围绕深化合作、项目落地、新领域拓展等层面展开了新一轮的互动和合作,本届红十字博爱论坛为两岸人道交流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
福建省红十字会水上救生演练在福鼎举办
中国红十字会与金门红十字组织互赠纪念品
同心关注 携手人道并肩行
第三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
台湾红十字组织副秘书长潘以实介绍台湾红十字工作情况
6月16日,来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闽浙赣粤鲁等省和海西20个城市的红十字会及台湾南投、新高雄、基隆、苗栗、嘉义、台北、新北、金门、马祖等地民间救生、救护、救灾志工代表120多人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台湾红十字组织副秘书长潘以实出席论坛并致辞,福建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黄毅敏主持论坛。
同根同源存两岸,四十余年音书断。海峡风雨成旧梦,金门协议谱新篇。见证遣返两百次,转信寻人十万难。青少交流情常在,水上救援手相连。最是天灾无情日,台海一家爱永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络部副部长孙志祥用这首诗回顾了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近年来的合作交流历程,触发了两岸红十字同仁的共同记忆。
一水之隔,两心相连。潘以实副秘书长在介绍台湾红十字组织工作情况时也深情回忆:两岸红十字组织自两岸探亲事务开放至今,共计转寄信件超过390万封,处理超过11万件两岸寻人业务,其中超过48000件成功寻得亲人团聚。两岸红十字组织在汶川地震、台湾莫拉克风灾、甘肃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等灾难事件中开展互援和生命接力,在水上救生、两岸青少年交流等方面也进行了良好的合作。
什么是人道?打破两岸多年坚冰,迈出历史性一步,是中立的人道;使数以千万计破碎的家庭重聚,是人性的人道;重大灾难面前的互援互助,是生命的人道……
人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红十字人的责任和使命。正是因为对人道事业的共同关切,1990年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代表在金门岛上签署了《金门协议》,这也成为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分别授权由民间团体签订的第一个书面协议,由此开启两岸交流合作的先河,实现了跨越海峡的人道合作互动。正是因为对人道事业的共同热爱,两岸红十字组织在联络与见证双向遣返作业、两岸寻亲、民间交流、灾害互援、生命接力、水上救生、青少年交流交往等方面都积极推进同心合作,为谋求两岸同胞福祉、推进两岸友好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不懈的努力。
快乐共享 志愿服务互促进
在第三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上,两岸红十字组织代表相互介绍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红十字志愿者在人道救援、应急救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积累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
林振春教授作论坛主旨发言
论坛特邀两岸专家学者就红十字志愿服务进行主旨发言。台湾红十字组织志工委员会委员、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林振春在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团体辅导工作、人文领导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作的题为《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特点与发展战略》的主旨发言,强调了台湾志愿服务的多种概念,对志愿者的价值认知以及如何组建包括组织资源、建设网络、志愿服务和全民参与等方面的完整志愿服务体系进行了阐述。林振春说:把自己当成他人,是无我;把他人当成自己,是慈悲;把他人当成他人,是智慧;把自己当成自己,是真我。而志愿服务就是一个从无我到真我的不断升华的过程。
杨方方副教授作论坛主旨发言
来自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杨方方副教授是福建省红十字会理事,也是红十字志愿者,多年来相继承担过多项红十字会重要课题,对红十字工作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她代表大陆红十字志愿者就从整合到融合: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的主题进行了发言,从志愿服务的内容、主体、升华、规范四个方面展开,畅谈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志愿服务的内容应从数量导向走向质量导向;志愿服务的主体应从广泛参与走向专业参与;志愿服务的升华应从基础服务走向理念倡导;志愿服务的规范应从合情合理走向合规合法。
论坛代表实地走访福鼎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护志愿服务队基地
鹭岛论坛上的分享交流仍在耳边回荡,新一轮交流的序幕又在福建省福鼎市拉开。6月17日至20日,福建省红十字会副秘书长张建林带领台湾红十字组织嘉宾代表、海西20城部分嘉宾代表近40人赴宁德走访福鼎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护志愿服务队基地,与当地红十字志愿者面对面交流,开展海峡两岸红十字志愿服务经验分享座谈会。
水上救生演练:翻舟自救
水上救生演练:抛绳袋救援
水上救生演练:动力救生艇救援
水上救生演练:运送溺者上岸
在此之前,由福建省红十字会主办、宁德市红十字会、福鼎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福建省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夏季演练已于6月14日开启。来自省红十字会、宁德市、福鼎市的60名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教练和志愿者通过水上安全救生技能演示、模拟救援演练展示了从水上救生到岸上救护的整个救援流程,彰显了红十字志愿者开展生命救护的实力,此次演练也是福建省水上安全救生工作和两岸红十字组织交流与合作的一次成果汇报。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福建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黄毅敏,秘书长杨华明,宁德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陈辉等领导及部分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与会嘉宾、福鼎市红十字志愿者等100多人现场观摩演练。在论坛交流之外,两岸红十字人还参观了八闽特色民俗风情。
从理论上的探讨,到结合实际的经验交流,本次论坛百花齐放,发言角度新颖,观点建议切实,不同的思想在一起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
台湾志工代表黄国钧在与大家分享志工工作经验时自豪地说:我就是一个快乐的志愿者!这句宣言是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是对红十字事业的认同。合众集志,成就大爱。正是有了这些来自普通志愿者一点一滴的认同和支持,红十字会才能成为三大国际性组织之一,红十字的旗帜才能遍布全球,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才能深入人心,源远流长。
志愿服务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之一,每一名红十字志愿者都是红十字会的宝贵财富,一支奉献意识强、热衷爱心事业的高技能专业志愿者队伍是确保红十字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穿越海峡 同叙亲情
学无止境 以专业促交流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与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台湾与福建同属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同舟共济、互援互助,谱写了两岸同胞同根同缘、血浓于水的亲情篇章;两岸红十字志愿者也在互援互助中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作为首开两岸交流合作先河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与台湾红十字组织三度联手举办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今年的论坛除了在大陆方面的论坛交流、实地参访外,首度入台举办相关活动,以两岸志愿者联合开展紧急救援暨水上救生演练为载体,使论坛成为深化两岸人道救援救护合作、促发两岸关注和互动的新平台。
6月1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络部副部长孙志祥率总会干部及闽浙粤鲁四地的红十字同仁与志愿者一行40余人抵达台湾金门,在台湾红十字组织潘以实副秘书长的陪同下,实地走访金门红十字组织。金门红十字组织王水彰会长主持召开座谈会,陈忠飞总干事向论坛嘉宾详细介绍金门红十字组织近年来在社会服务、教育训练、救灾整备以及两岸事务中的工作情况。来自各地的论坛代表纷纷发言,畅谈志愿服务心得,并对金门红十字组织志工工作内容、如何整合志工加入救灾行列等问题进行经验学习和交流。
金门县红十字组织王水彰会长表示,金门红十字组织自2000年成立以来,以博爱、人道、志愿服务为宗旨,与福建省及厦门市红十字会密切配合,致力于两岸人道博爱互助等工作。金门红十字组织与大陆各红十字会虽然组织运作上有所不同,但是服务两岸同胞的精神是一致的,希望未来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让两岸人道救援与关怀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6月19日上午,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首度在台湾澎湖海域联合开展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紧急救援暨水上救生演练。来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闽浙粤鲁、海西20个城市红十字会,台湾红十字组织、两岸红十字志愿者以及福建省有关代表共约60人观摩了演练。台湾红十字组织副秘书长潘以实、澎湖红十字组织薛国忠会长等陪同论坛嘉宾出席演练活动。
来自台湾、澎湖红十字组织的志工与福建、广东、山东三省的水上救生志愿者们首次在澎湖海域上合作,为论坛嘉宾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练。志愿者们以娴熟的技能和默契的配合展开了基本救生(岸上救援)、浮标救援、救生板救援、船艇救援等演练,并在岸上演示对被救溺水者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电击等应急救护技能。
蛙人完成海难打捞
蛙人岸上进行浮力袋使用演示
台湾红十字组织志工们首次开展了海难救援演练,身穿藏青色潜水服,配备氧气筒、潜水镜等专业潜水装备的蛙人们从救援船上潜入水中开展一字型海上寻人搜救。志工们协调的救援行动、熟练的救援技术、高超的救援水平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山东省青岛市红十字应急搜救志愿队队长江明从事应急搜救志愿服务已10多年了,他说:台湾在水上安全救生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曾为我们多次开展培训。福建省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务队的实力全国领先。这次两岸四地的水上救生志愿者能够到台湾开展联合演练,不仅是一次技术交流、经验分享,更有助于两岸继续探讨生命救护合作,共谋两岸同胞福祉。
真情寓于细节中
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珍贵的是两岸同胞心与心的沟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二届海峡论坛上的这句话,为海峡论坛作了最好的注脚,也为两岸民间交流的更广泛开展指明了方向。
自1990年签署《金门协议》以来,福建省红十字会发挥区位优势,先行先试,与台湾红十字组织开展了全方位的人道交流与合作。特别是2007年以来,加强了水上人道救助方面的交流合作,先后联合举办海峡两岸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员训练班5期,举行海上救生救护协同演练暨研讨会3次,并建立了两岸红十字救生员训练基地,共培训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员370多名、救生教练50多名。在长期的互动交流中,两岸红十字组织同仁、志愿者之间结下了深厚情谊。
澎湖水上救生联合演练:对被救溺水者实施岸上应急救护
两岸红十字志愿者集结澎湖海滨,开展水上救生联合演练
台湾红十字组织教育训练处处长房子治被两岸红十字水上救生志愿者称为总教头,从福建到北京、广东、山东等全国各地的水救队志愿者骨干,大多接受过他的训练。
当福建省红十字会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务队队长魏勇生和他的队友们在联合演练现场再一次看到总教头时,难掩激动的心情,纷纷上前热情相拥。本次参加联合演练的台湾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中,很多人都是他们昔日共同训练的队友,老朋友再次相聚,大家倍感亲切和兴奋,热情拥抱、互叙衷肠,两岸红十字组织架起的心桥连通了每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金门、澎湖开展的论坛活动中,每一个人都从中感受到了存在于细微之处的影响力。厦门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志愿者汪浩在交流中说:当演练结束嘉宾散场后,台湾红十字志愿者们不需要人招呼和安排,就已经自发行动起来,整理演练器具,拆卸帐篷,收拾场地。这虽然是个小小的细节,但却体现了他们极高的志愿服务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他们用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志愿服务永无止境!
不仅是志愿者,福建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台湾红十字组织同仁在细节中的努力和真情。2011年5月,福建省红十字会组织首批25名优秀水上安全救生教练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赴台北、花莲等地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举办的为期12天的培训交流。当时陪同的福建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工作人员回来后感慨万千地诉说了被台湾教练赶下水的故事:在志愿者参训时,台湾教练要求所有陪同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无论是否会游泳,都要下水实际体验一下水上训练的过程,哪怕仅仅是穿上救生衣从激流中漂下。因为如果工作人员不下水,就永远不会知道志愿者们是多么的不容易。于是所有的工作人员,无论男女老少,都被赶下了水。
台湾教练的言行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换位思考,这些词语说起来容易,只有真正做起来才能体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两岸倾力合作 共同缔造人道未来
扩大民间交流 促进共同发展
自2011年首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举办以来,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一路走来,一路执着,成为海峡论坛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
博爱论坛始终坚持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旋律,始终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特点。两岸参加博爱论坛的代表大多来自基层和民间社团,台湾方面参加论坛的有台湾红十字组织分支会会长、总干事,更多是来自基层的红十字志工,且台湾红十字志工全部自费组团来闽参加。大陆方面除中国红十字会领导、省级、设区市级红十字会负责人外,参加者也都是来自学校、企业、社区等基层的红十字志愿者。
在论坛所邀请的嘉宾中,涵盖了医务界、工商企业界、文化教育界代表及少数民族和民间社团人士。
博爱论坛始终坚持围绕红十字主题,切合实际,设计每一届论坛的主议题。从人道力量到生命救护,从生命救护到志愿服务,无一不是围绕红十字基本原则和理念来设计的。每一个主题都紧扣红十字精神,始终践行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承诺,两岸携手共同发展的目标亦从未改变,为两岸和平发展铺就了一条夯实之路。
博爱论坛始终坚持以创新作为推动论坛深层次发展的动力。2011年,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首次纳入第三届海峡论坛,适逢十二五开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颁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起步实施之际,第一届的博爱论坛也作为福建省红十字组织建会100周年主要纪念活动之一,传承和弘扬百年红十字普世的博爱情怀,初绽光芒。
2012年,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签定《海西城市红十字会圆桌会议共识》,推动了海峡两岸基层红十字分支会的对接,并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两岸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协同演练,成为整个海峡论坛的亮点。
每一届的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从规模形式、交流领域、内容拓展、实效成果等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与创新,因而每一年都有独特的亮点闪耀。
坚持三个面向 建立交流合作机制
今年的红十字博爱论坛以人道救援救护中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为主题,再次激起两岸红十字同仁的极大参与热情。台湾红十字组织副秘书长潘以实带团出席在厦门的论坛活动,并全程陪同大陆嘉宾代表赴台湾金门、澎湖等地开展交流演练。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出席在厦门举办的论坛活动,前期参与了在福鼎举办的水上安全救生演练,并亲切慰问福建省水上安全救生志愿者,倾听志愿者们的心声。
赵白鸽充分肯定了博爱论坛在加强海峡两岸合作交流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她指出,海峡两岸论坛不是简单的坐而论道,而是要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就双方可能面临的挑战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索的机会。
本届论坛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不断创新推进,就两岸如何逐渐对接管理方法和共同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布局。中国红十字会首次提出面向青年一代、面向基层社区、面向基层志工民众探索开展三个项目交流:一是通过红十字青少年交流项目,培养两岸红十字人道主义接班人,延续两岸合作交流;二是开展台海基层社区民间交流项目,搭建两岸社区沟通合作的新桥梁;三是开展海峡两岸红十字水上应急救援培训项目,构建两岸红十字组织灾害互援互助机制,使台海两岸能共同参与重大灾害抢救,达到参与国际救援的先进水平。
赵白鸽表示,台湾红十字组织在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并已通过高效的志愿者组织管理、专业化的核心业务管理为大陆红十字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中国红十字会未来的发展应与现代化管理理念接轨,做到既适应群众需求,又能在法律的框架下,在良好的治理结构下开展工作。
福建省红十字会将依托福建地理优势,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作用,全力投入到项目的推进实施中,成为广泛开展两岸红十字交流、不断促进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平台。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汇集两岸红十字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为世界人道事业做出新的巨大贡献。